甘肃通渭旅游攻略:探秘书画之乡,感受红色文化与古韵自然337
---
你是否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商业化景区,渴望寻找一处能够沉淀心灵、触摸历史、感受淳朴文化的地方?那么,请将目光投向甘肃定西市下辖的通渭县。这片位于陇中腹地的土地,如同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,它不事张扬,却以其深厚的书画底蕴、光荣的红色历史、古朴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,默默等待着每一位探索者的到来。
通渭,这个名字或许对许多人来说有些陌生,但它却拥有“中国书画艺术之乡”的美誉。从古至今,这片土地浸润在翰墨书香之中,文脉绵延,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画名家。同时,通渭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处重要坐标,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“榜罗镇会议”便在此召开,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。漫步通渭,你既能感受笔墨丹青的雅致,也能追溯峥嵘岁月的激情,更能领略黄土高原的苍茫与静谧。今天,我将带你深入了解通渭的魅力,为你揭开这片宝藏之地的神秘面纱。
一、 书画之乡:翰墨飘香的文化名片
通渭之所以被称为“中国书画艺术之乡”,并非浪得虚名。这里家家爱书画、户户挂字画,从孩童到耄耋老人,习字绘画蔚然成风。在通渭,书画不仅是一种艺术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。而说到通渭的书画地标,文笔塔和各类书画展馆无疑是首选。
1. 文笔塔:通渭文脉的象征
矗立于通渭县城北山之巅的文笔塔,是通渭县的地标性建筑,也是通渭文脉的象征。这座古朴典雅的砖木结构佛塔,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后经多次修缮。塔高七层,造型别致,飞檐翘角,气势恢宏。登塔远眺,整个通渭县城尽收眼底,大通河蜿蜒而过,田园风光与现代城市交织,构成一幅宁静祥和的画卷。文笔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载体,更被当地人视为“文运昌盛”的吉祥物,寄托着通渭人民对文化兴盛的无限期盼。它仿佛一支巨大的毛笔,直插云霄,书写着通渭的文人墨客对艺术的执着追求。
2. 通渭县美术馆与书画艺术交流中心:艺术的殿堂
要深入了解通渭的书画艺术,通渭县美术馆和各类书画艺术交流中心是不可错过的地方。这些场馆汇集了通渭本土书画家的精品力作,涵盖了国画、油画、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。在这里,你可以欣赏到风格各异的书画作品,感受笔墨的韵味,了解通渭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。一些交流中心还提供笔墨纸砚,甚至有当地书画家现场指导,让游客亲身体验书画创作的乐趣,将通渭的翰墨芬芳带回家。对于书画爱好者来说,这里无疑是一个艺术交流和学习的绝佳平台。
走在通渭的街头巷尾,你还会发现许多装裱店、画廊,甚至寻常百姓家的墙上都挂着或遒劲有力、或清秀雅致的书法和画作。这份浓厚的艺术氛围,让通渭充满了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二、 红色印记:革命圣火的燃烧地
通渭不仅是书画之乡,更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块重要的红色热土。1935年,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,在通渭县榜罗镇召开了著名的“榜罗镇会议”,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,对中国革命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1. 榜罗镇会议纪念馆:重温历史的转折点
位于通渭县西北部的榜罗镇,因“榜罗镇会议”而名垂青史。榜罗镇会议纪念馆详细记录了当年红军长征到达甘肃通渭,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的始末。1935年9月27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榜罗镇召开了扩大会议,纠正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,确定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,将陕北作为新的革命根据地。这一决策,是红军长征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。纪念馆内陈列着珍贵的历史图片、文献资料和文物,通过详尽的文字、影像和实物,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。置身其中,仿佛能听到当年红军将士的铿锵誓言,感受到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浴血奋战的伟大精神。
2. 红军长征宿营地旧址群:追寻革命足迹
除了榜罗镇会议纪念馆,通渭县境内还保留着多处红军长征宿营地旧址,如马家堡宿营地、华家岭宿营地等。这些旧址虽不如纪念馆那般宏伟,却更显真实与质朴,它们是红军将士风餐露宿、艰苦卓绝的生动见证。走访这些地方,你可以想象当年红军将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,如何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,克服重重艰难险阻,继续北上抗日。对于有志于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研学的游客来说,通渭的红色遗迹是绝佳的课堂。
三、 古韵流芳:千年古桥与自然风光
通渭的魅力远不止于文化与历史,它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建筑遗迹,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欣赏。
1. 索金桥:陇中第一木质卧桥
横跨于大通河上的索金桥,被誉为“陇中第一木质卧桥”,是通渭乃至甘肃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老木桥之一。这座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,全桥为纯木质结构,未使用一钉一铆,却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洪水冲击,依然坚固如初,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。索金桥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,静卧在大通河上,见证了通渭的历史变迁。漫步桥上,脚下是潺潺的河水,身边是古朴的木梁,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车水马龙、商旅往来的年代。桥头的石碑上,刻着当地人对这座桥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这里不仅是交通要道,更是摄影爱好者和寻求历史韵味者的心头好。
2. 大通河:通渭的母亲河
大通河是通渭的母亲河,它蜿蜒流淌,滋养着两岸的土地和人民。大通河沿岸风光秀丽,两岸绿意盎然,田园风光与黄土高原的苍茫形成鲜明对比。在河畔散步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,是远离城市喧嚣的绝佳方式。尤其在春夏时节,河水清澈,两岸繁花似锦,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。大通河不仅为通渭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,更是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3. 黄土高原风情:苍茫与厚重
通渭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区,独特的沟壑纵横、梁峁起伏的地貌景观,构成了这里苍茫而壮丽的自然背景。在通渭的周边乡镇,你可以深入体验原汁原味的黄土高原风情。站在高处俯瞰,连绵不绝的黄土梁峁,在阳光下呈现出不同的光影,如同大地的脉搏。虽然不如江南水乡的秀美,却有着西北独有的粗犷与厚重。这种未经雕琢的原始美感,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游客来说,是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和心灵洗礼。在这里,你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伟大。
四、 通渭美食:舌尖上的乡愁
旅行的意义,除了欣赏美景、感受文化,怎能少了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呢?通渭的美食,正如这片土地的性格,质朴而醇厚,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。
1. 通渭浆水面: 这是通渭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。浆水是一种由多种蔬菜发酵而成的酸汤,配上手工擀制的宽面条,再浇上油泼辣子和韭菜花,酸辣爽口,开胃解腻,尤其在炎热的夏季,吃上一碗浆水面,瞬间让人精神倍增。
2. 通渭臊子面: 与陕西臊子面有所不同,通渭的臊子面汤汁浓郁,臊子由当地特色食材精心熬制而成,面条筋道,味道香浓,是当地人招待客人的佳肴。
3. 定西宽粉: 虽非通渭独有,但作为定西的特色,通渭的宽粉也做得相当地道。Q弹爽滑的宽粉配上各种蔬菜和肉臊,是街头小吃中的人气王。
4. 通渭酥馍与油炸果: 酥馍外皮金黄酥脆,内里柔软香甜,是当地传统的特色糕点。油炸果则是一种用面粉和红糖制成的油炸小吃,外酥里糯,甜而不腻,是孩子们最爱的零食。
五、 旅行攻略小贴士
1. 交通: 通渭县没有机场和火车站。外地游客可选择飞抵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或乘坐火车至兰州站/定西站,再转乘长途汽车前往通渭县城。兰州至通渭约2-3小时车程,定西至通渭约1小时车程。县城内有公交车和出租车,前往景点也比较方便。
2. 住宿: 县城内有几家条件不错的酒店和宾馆,也有经济型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,住宿条件相对便利。
3. 最佳旅行季节: 春秋两季是游览通渭的最佳时节。春天气候宜人,万物复苏;秋天高远,景色宜人。夏季相对炎热,冬季较冷,但若想体验雪后的黄土高原风光,冬季也有其独特魅力。
4. 注意事项:
* 通渭属于西北地区,早晚温差较大,即使是夏天也建议带一件薄外套。
* 当地饮食以面食为主,口味偏重,可能与南方有所差异。
* 部分景点可能需要步行,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。
*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,尤其在参观宗教或红色教育基地时。
通渭,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,正以其独特的魅力,向世人展示着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炽热的革命精神。它没有江南水乡的婉约,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喧嚣,但它有黄土高原的苍茫厚重,有翰墨丹青的雅致,有红色岁月的激情,更有索金桥的古朴风韵。如果你渴望一次与众不同的旅行体验,渴望在书香、历史与自然之间寻找心灵的归属,那么,不妨踏上前往通渭的旅程。相信在这里,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感动,不虚此行。
2025-11-22

